2月14日,市中院商事审判团队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组织一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的双方当事人进行网上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这是该院今年以来首件利用该调解平台调解的案件
2020年2月14日,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团队首次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组织一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该院首次在网上举行“云调解”;9月10日,慈利县法院在零溪镇挂牌成立诉源治理工作站,这是全市法院首个挂牌运行的诉源治理工作站;9月28日,桑植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全市法院5个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完成改造升级……这一次次新的尝试和突破,都围绕着我市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
全市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透露,在探索矛盾化解新举措上,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探索出符合市域社会治理以及互联网特点的诉源治理有效途径,形成多元调解加速裁快审的“张家界模式”。 受理民事、行政案件10384件,同比下降26.62%,案件增量迎来拐点。
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格局 多元解纷更专业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来张家界旅游的人数急剧减少,大峡谷景区下游船码头游道商铺生意萧条,因租金问题,商户拒绝开门营业,并多次上访。7月中旬,慈利某旅游投资公司向慈利县法院提交调解申请,要求法院化解与商户杜某平等43人的租赁合同纠纷。
9月10日,慈利县法院在零溪镇挂牌成立诉源治理工作站,这是全市法院首个挂牌运行的诉源治理工作站
慈利县法院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选派两名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主持调解,院领导和速裁法官全程参与指导,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远程调解,最终消除了双方对立情绪,促使双方达成了适当减少租金和适当延长租期的调解协议。8月14日,随着调解协议达成,所有商户均已开门营业,大峡谷景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这是全市法院推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举措中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强化司法引领,推动纠纷预防,全市法院以矛盾纠纷多发地为切入点,在主要乡镇、城区居委会、景区等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社会反响良好。
今年10月,桑植县法院在罗峪村、谷罗山村两个贫困村挂牌成立“驻村帮扶诉源治理工作站”,全面开展法律咨询、调解指导、诉调对接等工作,加大贫困村纠纷化解力度,将部分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35个,依托调解平台吸纳调解员90名,对接调解组织81家,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案件4110件,调解成功2703件,调解成功率65.76%。与此同时,市两级法院司法力量持续下沉一线,深入群众,强化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网格解纷组织的法律指导。
“除主动参与‘一站式’建设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与妇联、司法、社会保障、旅游、道路交通、金融等部门协调,建立了服务平台对接机制,逐步完善委托、委派调解机制。”市中院立案信访局局长汪坚介绍说,另一方面,全市法院不断优化速裁快审团队,出台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操作规程,全面规范速裁工作范围和程序,根据案件类型和复杂程度,实行将案件分流至调解室、速裁团队、其他业务庭室的“三分法”,为案件在法院内部流转“加速”。
全力搭建集约高效平台 网上办理更高效
今年国庆假期,湘潭市民张先生和家人到张家界游玩。旅游期间,家人被所住酒店的茶几绊倒,导致骨折,张先生和酒店就赔偿一事协商未果,无奈之下,他扫描了摆在酒店门口宣传牌上的永定区法院“在途速裁”APP二维码。
在手机上受理该案后,永定区法院旅游速裁法庭法官立即联系各方当事人,通过“网络调解”,快速解决了这起纠纷。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纠纷处理好了,让我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第二天,张先生拿到赔偿款后,通过微信向法官发来了表示感谢的语音。
10月3日,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假期期间,全市法院将旅游速裁法庭“搬到”游客身边,快速、高效处理游客纠纷,及时化解纠纷,确保了假日旅游审判服务工作“不打烊”,为张家界旅游业复苏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自2017年,永定区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首创推出“在途速裁”APP以来,全市法院努力在推动旅游速裁审判规范化、服务平台科技化、法官队伍专业化方面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将旅游速裁工作融入诉源治理大框架,深化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推行网上开庭、网上调解,并联“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湖南移动微法院”、“在途速裁”APP、微信调解室等平台,初步实现“纠纷网上解,矛盾线上调”。
“借助‘5G时代’东风,我们将先走一步,进一步提高多元解纷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继续在‘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方面下功夫、想对策、求突破。”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伍少杰强调,全市法院将更加主动地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势,推动“一站式”建设向纵深发展。
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升级 自助办理更便民
11月初,134名农民工相约来到武陵源区法院,要求起诉某装饰工程公司及某酒店,讨要173万元拖欠工资,该院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执原则,开启“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帮助他们通过诉讼服务中心的自助立案设备,顺利完成立案,为案件快速办理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全市法院各诉讼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自助立案区、立案服务区、信访服务区等区域布局合理,各服务窗口、工作区干警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9月28日,桑植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全市法院5个诉讼服务中心全部完成改造升级
今年来,全市法院全面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投入专项资金540万元,完成了5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推进“互联网+一站式多元解纷”深度融合,配备智能导诉、自助立案、自助诉讼一体机和云柜等信息化设备,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登记立案、材料收转、查询咨询、鉴定评估、收缴退费、综合调解、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当事人既可以到诉讼服务中心现场立案,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或者通过家门口的法院就近跨域立案,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此外,全市法院还全面推进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协同推动审判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与邮政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层法院率先实现送达外包,并逐步探索扫描外包模式,统一应用送达平台。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送达文书和诉讼活动通知总量为13612件,与受理案件总量比为166.94%。
“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方便了群众诉讼,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的目标,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壮晓阳表示,接下来,市两级法院将坚持多元共治,形成合力解纷格局,从源头减少纠纷增量。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深度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司法服务质效。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加强诉源治理,力争实现走在全省法院前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