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为18位农民工追回了拖欠三年之久的劳务报酬共计43610元。既维护了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为我区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司法保障。
三年漫漫讨薪路
2017年7月,张家界某装饰工程公司雇请彭某等18位农民工从事房屋装修工程,口头约定大工每天260元,小工每天200元。后来该装饰公司与甲方发生合同纠纷,彭某等18农民工于2017年10月停工撤场。双方经结算,18位农民工总共工作400天,已支付工资59000元,尚欠43610元,并分别给18位农民工出具欠条。此后该公司老板朱某以各种借口拒付。2020年5月初,18位农民工多次追讨无果,眼见辛辛苦苦付出的血汗钱可能“打水漂”,相约来到武陵源区人民法院维权。
部门联动显神威
武陵源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接收彭某等18人递交的诉讼材料后,立案庭长雷清波同志热情接待,了解案情,鉴于该批案件涉及民生权益,且人数众多,如果简单立案受理,会增加诉讼成本,耗时耗力,反而不利于化解矛盾。在征得18名当事人同意后,将18起案件全部录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并按照方便当事人的原则委派给就近的索溪峪司法所进行人民调解。
索溪峪司法所所长刘晶接受法院委派后当即开展调解工作。一开始,调解员电话联系该装饰公司老板朱某,朱某并不配合,声称在云南等外地,编造各种理由推脱逃避,调解员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沟通、劝导,朱某终于同意调解。调解员经电话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进行网上“云”调解。5月25日,调解员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促成双方达成初步调解方案:张家界某装饰工程公司定于2020年7月9日前一次性付清18位农民工的工资。可是,当调解员根据双方达成的调解方案制作好调解协议推送给朱某进行线上签字确认时,朱某却突然下线消失了,电话也不接,微信也不回,如人间蒸发一样。调解员只好向法院反馈调解情况,法院了解情况后,当即向区政法委汇报,区政法委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启动矛盾纠纷化解的联动机制,副书记李修民、邓凯主持召集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公安分局等部门进行会商,分析研判案情,共同商定化解方案:先把朱某拒不配合的行为作为涉嫌恶意欠薪罪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初查,若构成犯罪,正式立案侦查,以儆效尤;与此同时,法院、司法局、人社局配合继续进行人民调解。
一朝化解民心暖
该装饰公司老板朱某得知消息后,方知拖欠躲避不是个事,弄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便主动与调解员电话联系,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并及时回到武陵源,来到索溪峪司法所,在调解员制作的18份调解协议上签名确认。为保障调解协议的实际履行,调解员及时引导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直接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收到司法确认申请后,及时登记立案,分给速裁团队法官进行审理,为让老百姓少跑路,减轻当事人的诉累,速裁法官在“微法院”平台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审查,7月9日,法院对该18起农民工讨薪的司法确认案件均作出确认有效的民事裁定。
“王炸”模式获点赞
“人民调解+部门联动+司法确认”,这是武陵源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实践中推出的又一新模式,被农民工们赞为“王炸模式”。该院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参与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多部门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融入诉源治理工作中,为武陵源区诉源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今年上半年,该院采取这一新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10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