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移风易俗是外在力量对传统的对抗和改变,而发源于伦理、宗教和哲学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正是社会文化中质地最坚密的部分,是最难被外在力量改变和形塑的。是否真的如此呢?山东近年来在乡风民风上的蝶变,提供了一个相反却更有道理的思路:移风易俗不是对传统的对抗,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的加深理解和动态应用。
作为儒家诞生地,齐鲁农村的奢侈丧葬方式被认为有着明显的文化根据,但这却是对先秦儒家的误解。孔子是重养孝、轻丧葬的提倡者,主张行丧葬之礼,但更强调以哀为本;主张3年丧期,却更强调心安为上。也就是说,他看重形式能否有助于表达出人发乎天然的感情,因此才会要求“祭如在”,才会怒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合乎情理的人文主义态度,是孔子主张的,却是今天烦冗、奢侈甚至让很多家庭因丧致贫的丧葬陋习所彻底违背的。山东利用乡规民约的方法引导厚养薄葬,正是从传统中汲取一脉活水来滋养今天的生活,顺理成章又事半功倍。
除了重新激活传统中的思想内容,山东民俗移易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教化方法。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移风易俗工作,常常面临着手段的贫乏,有时似乎只剩下了“禁”与“罚”两种手段,这把管理者客观上变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的“他者”“外来者”,甚至制造出了一种对抗状态。其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在儒家传统中,官与师的角色是一体化的,管理者更应该是文化共同体内部的示范者和教化者。“君子之德风”的比喻,“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的描述,都传递出了文化与人格示范在形成公序良俗中的重要意义。山东改变乡村陋俗的过程从乡贤和村干部带头开始,通过日常交往和人际网络将新的生活方式传递出去,既契合乡土社会的特点,也是对传统成风化人思想的有效应用。
几年来的乡村文明行动,减轻了农民负担,顺应了农民心意,斩除了陈规陋俗,创造了农村新貌,润物无声地进行了人文教化,取得的成果是多向度的。更重要的是,它在实践中获得的答案已经超出了移风易俗的命题,而提供了一种关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启示:传统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沛的内涵和资源;传统不是固化的,而是汩汩流入现代生活的活水,不断通过与现代生活的互相激发而获得生机勃勃的力量。因此,以更深刻的方式理解传统,才能以更成熟的方式创造今天的文化生活。(刘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