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卡在我国得到积极推广,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复制他人银行卡并盗取银行卡账户的资金现象不断出现,“克隆银行卡”所引发的案件高发,一般表现为不法分子利用“克隆”卡取现或消费后,要求银行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法院认为,发卡行对跨境交易仍有保证银行卡资金安全的义务,银行违反此项义务,应承担相应责任。
案情回顾:2011年4月27日,原告杨某在被告某银行办理了1张银行理财金卡。2018年5月30日凌晨02时16分33秒至当日凌晨02时28分03秒,某银行95533系统给原告发送境外消费授权成功的短信共14条,授权金额7笔共计7940.26美元。2018年6月1日上午09时08分15秒至当日上午09时08分21秒,被告某银行给原告发送境外消费交易产生人民币购汇金额及消费成功的信息共12条,消费成功金额6笔共计人民币44 030.04元,但未显示该银行卡余额。2018年6月5日19时,因原告发现信用卡绑定的涉案银行卡扣款失败,遂向公安局报案。同年6月8日,公安局向原告询问并填写《接报案登记表》,但因某银行卡系境外盗刷,犯罪嫌疑人一直未抓获。原告与被告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未果,原告诉至本院。另查明,银行卡被盗刷期间,原告一直在其单位签到上班。
法院认为:本案系储蓄存款合同纠纷。原告杨某在被告某银行办理涉案银行卡,即与某银行建立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该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依照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根据储蓄合同的性质,某银行负有按照杨某的指示,将存款支付给杨某或杨某指定账户,并保证涉案银行卡内存款安全的义务。本案中,被刷终端设备虽不是被告所有,但仍是被告通过某国际组织的专用网络进行的境外交易,其国际银联组织系统内的终端设备,应视为被告提供的刷卡设备。被告未对持卡人刷卡使用设置身份认证机制,其在银行卡刷卡安全使用方面存在管理漏洞。某银行对交易的案外人支付了原告银行卡内的款项,未尽到对储户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的保障义务,应承担主要违约责任即80%的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即使因第三方责任引起的违约,仍应由合同当事人即银行负违约赔偿责任。该银行在履行了民事赔偿责任后,也同时获得了追偿权,可向持伪卡盗刷的人或其他相关责任方就其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另行主张追偿权。原告在收到银行卡在境外被授权消费、成功消费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银行,应当承担次要责任即20%的责任。被告提出涉案交易疑为真卡交易,无法推定伪卡盗刷等的辩称意见,但被告没有提供任何证据予以证明,故被告的辩称意见,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判决:被告某银行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赔偿原告杨某经济损失人民币35 224.03元。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形式、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由此可以看出,保护储户存款安全既是商业银行的法定义务也是合同义务,银行作为发卡行及相关技术、设备和操作平台的提供者,应当提供完善的技术设备,包括难以复制的银行卡和能够识别复制卡的交易终端,掌握银行卡的制作技术和加密保护技术,具备识别真伪的技术和硬件设施,应确保储户理财卡内的数据信息不被非法窃取并加以使用,确保理财卡内资金安全。其次,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应当保护储户作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利用伪卡恶意支取储户存款的现象,应及时修补技术漏洞,进行相关技术的升级改造。
银行卡反应的法律关系实质是发卡行(被告)与储户(原告)的储蓄合同关系,银行卡作为储蓄凭证的发证机构,也是经营存贷储蓄业务的金融企业,掌握或应当掌握银行卡的制作技术和加密技术,应确保储户理财卡内的数据信息不被非法窃取并加以利用。发卡行加入银联体系,对跨境交易仍然要保证银行卡资金安全义务,故银行应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