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呯!”随着法槌的应声落下,前后跨时二年,先后进行了三场诉讼的彭某诉曾某土地使用纠纷一案,二审法院最终维持了一审法院“被告曾某拆除修建在原告彭某自留地上的房屋并将土地返还给原告”的判决。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慈利县人民法院通津铺法庭庭长李景才却为了该案的执行问题犯了愁。土地,作为农民的命根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让被告履行生效判决成了李法官亟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土地纠纷还得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要到土纠纷现场,去走访,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让生活的社区去说服教育并潜移默化被执行人,为案件的执行提供向心力。为此,李法官多次进入待拆房屋和其所在社区之中,与曾某和周边群众深入沟通,营造有利环境,一步步地引导曾某。2017年1月29,曾某承诺于2018年3月前清空房屋所有财产及货物(之前系经营性商店)。到期后,曾某全部自觉履行。只剩房屋主题未拆除。2018年4月18日,曾某承诺将房屋和土地全部交予彭某,并同意房屋由彭某自行拆除,相关木料、砖瓦归彭某所有。至此,被执行人以彻底搬离、清空直至放弃房屋。一起本应强拆的执行案件和平解决,有效的避免了强拆必然所带来的舆情风险,这起案件在当地党委及老百姓口中,赢得了较高的赞誉,成为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完美统一的典范案件。
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全面推进,通津铺人民法庭的诉讼案件数量显著增多。如何让判决真正落到实处,法庭结合本地风俗习惯,总结出了“访、问、查、谈”的四字秘诀:走访实地、询问群众、网络查询、约谈各方。在充分了解被执行人的生活习惯、推导消费水平的基础上,查明可供执行的财产,制定合理的方案。最终,促成执行和解,使得案结事了,诉息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