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我十分向往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义善德、孙权的制衡谋略,以及他们麾下的诸多英勇善战的将士与足智多谋的军师,热血与智慧的激烈交锋令我心生神往。
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的信息越多,我开始害怕战争,也渐渐清楚,风光的枭雄身后,飘荡着无数个战死沙场的亡魂。不管是在哪个年代,军人将士们的命运大多悲惨。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战场上搏杀,幸运者满载荣光归来,不幸者马革裹尸。
我有幸生在和平年代,未曾亲眼见过战争,只看过一些描述战争的影视作品。印象最深的,当属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当时明月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抗战时期,活跃于港粤地区的东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1942年日军进攻香港期间,营救800余位因战滞留在港的爱国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史称“省港大营救”。电影中,由周迅饰演的革命女青年方兰,彭于晏诠释的游击队员刘黑仔,以及由霍建华演绎的全能特工李锦荣等仁人志士,上演了一场秘密大营救。和一般的抗战电影不同,《当时明月在》没有过多地出现炮火纷飞和枪林弹雨的战斗场面,也没有过多刻意地去展现抗战英雄的英勇抗战精神。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战争的背景之下,去讲述沦陷的香港的市民再见时家人相聚、恋人相拥,体现民间最平凡的生活,以及香港人对战争胜利的期望和守护平凡安稳生活的决心。
我惊异于方兰作为小女子的勇气与决心,帮助在港的爱国文人们逃脱,毅然决然加入革命队伍。她年迈的母亲有些自私、怕死,但对于女儿的这一决定却从未反对,甚至最后还为了帮女儿传递消息而献出生命。细碎的生活镜头给了心灵一记记重击,爱人的依依不舍、母亲的碎碎叨叨,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一旦离开,便只知姓名,不知生死。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一切琐事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战争的年代能激发人的使命感,但不是所有的使命感都是“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无奈,有小人物的反抗,也有小人物的传奇。关于电影名字《明月几时有》之所指,许鞍华在见面会上解释了她的一种“明月”:明月是山水星辰,是鸟语虫鸣,是再见时家人相聚、恋人相拥,是最平凡的生活,而至于“几时有”,只是因为不得不去守护平凡的生活。
倘若下次遇见流星,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