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董卿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惊艳了整个朋友圈,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脱口而出的名著典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机敏的临场应变能力着实令人赞叹,成功将节目提升了一个层次,同样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她。
这一次,不得不说,跟她在春晚的口红相比,我更喜欢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
不可否认,央视主持人的头衔,无疑为董卿的身份添彩,却远没有此次表现令人折服。不显山不露水的董卿,不靠华丽的外表,用她日积月累的知识底蕴,朝夕所获的才情让我们记住了她最美的摸样,赢得了主持身份之外的掌声,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发自内心的钦佩往往比掌声响起更难。董卿说:你的气质,来自于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仔细想想,也是,读书这件事,不分贵贱,不看身份,不受限制,却能彻彻底底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命运,乃至于是这世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小召,她一直是我们同学间津津乐道的励志人物。高中时候看过一部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但我一度觉得小召的经历比女主角莉斯还要艰辛,却更加励志。
小召来自山区,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家徒四壁也许都无法用来形容其家庭艰苦。中学期间,学校有极少的名额免收一切费用于就读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小召就是其中一个。同窗期间,我俩交集较少,只知她身世坎坷,家中困苦。真正注意她起的是一年冬天,气温零下,我吃完午饭上楼,感觉人已经冷的瑟瑟发抖,却突然看见仅穿着一双凉拖鞋的脚出现在我面前,转瞬就下楼了,回眸一看,却是小召,当时说不震惊是假的。我从未想象过在这寒冬腊月,会有人贫困到穿凉拖鞋上下课。之后断断续续听说了她的一些事,不得不说,她是我真实接触过的人中间,家庭最不幸,最困苦的,可谓经历了人生各种艰辛和辛酸。
转眼高三毕业了,小召考上了国内重点一类学校,但学校和美国一所学校签订了留学生协议,大家都犹豫了,这意味着要放弃国内大学,去一个美国不知名中学读高四一年,再自行参加国外大学考试。陌生的异国他乡,全英语的教学环境,以及考上后的高额学费,没考上后的一无所有,是我们这种普通家庭都无法迈开步子的因素。之后,我只听说,小召去了美国读高四,班主任亲自在火车站送她去的北京,行李是用装大米的蛇皮袋装的几件衣服。再之后,就是她被享有“世界理工科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并获得全球仅5个名额的全额奖学金的消息传来。
小召也许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那种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人,结果也确实如此。小召爱读书,什么都读,精读,且做读书笔记。开心的时候读书,孤独的时候也读,也许对于物质条件如此匮乏的她来说,读书是她精神食粮的补给。
毕业数年,现在在国外保研,直博的同学不少,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爱好读书,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每每同学聚会,那种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总是让我自渐形秽。反思自己,同样的起点,却境遇相差甚远,也许这来源于我丢掉的书籍。
前人云: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事,不需要华丽的身份,不需要很多的金钱,甚至不需要很大的空间。但同样,读书又是门槛最高的事,它需要你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头颅,它需要你为之付出宝贵的时间,它也需要你摒弃尘俗的杂念。
书本上美丽的语句,最浅显的表述,往往是我们知识的广度和生命的厚度的延伸。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中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所以即使低到尘埃中去,也不要放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