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个“边城”,一个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每个读者的心中,另一个是现实版的花垣县茶峒镇。
记得,初中语文老师曾抑扬顿挫地诵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时还不知“边城”在何方,但“边城”的印象就此刻入脑海,那么清纯,那么令人神往。今日,终于一睹“边城”真容。
茶峒镇,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那山苍翠欲滴,那河绿如嫩玉,站在船头或岸边,河底的白卵石、红卵石、灰卵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掬一捧河水入口,会一直甜到心底。椭圆型的河洲上长满两米多高的芦苇,微风吹过,扬起漫天雪白的芦絮。芦苇中一下钻出十几只黑黑的鸬鹚,嘴里含着一条条拼命挣扎的小鱼,紧跟着鸬鹚后面的是两只小舢板。
河上,一根钢缆穿过木船上的铁环,横接两岸,一头连在大柳树的根部,另一头缠在岩缝中的顽石上。渡船方头翘尾,上盖乌黑的篷子,四周敞亮,木船靠拉拉棒咬住钢缆拉动前行,在河中直直摆动,人称拉拉渡。拉拉渡常年由老船工和他的孙女摆弄,孙女生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也名叫翠翠,身后常跟着一条威猛的大黄狗。
渡口往下,河水绿莹莹的,在阳光的折射下波光粼粼,一群野鸭正沐浴着波光,在水里呱呱地叫着寻找食物。突然从上游冲下一溜木排,野鸭马上挺起脖子,飞起翅膀,成一路纵队,向岸边奔跑,“呜哇——”“呜哇——”“呜哇——”,一会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河边有一古镇,镇上常住1000余人,这里系水路交通要道,连接着湘鄂黔川四个省。古镇的街道铺满方正的青石板,街道两旁是说不清年代的吊脚楼,顺着山势俯着水,檐檐相接,错落有致,就像一列列垂袖侍立的老人,任由河浪去旧添新。
石板街上,穿梭着南腔北调的客旅,古镇上经营着船运、土产、百货、餐饮、客栈等几十家老店,其中以罗聋子的“客货恋栈”、胖嫂的“川湘一家亲”、舵爷的“沅酉船帮”、郭驼背儿的“湘贵川土产总汇”和“富盛百货”最为出名。街头叮叮当当的铁匠铺,街尾“嘿嚯、嘿嚯”的油坊也为古镇增添浓厚的湘西特色。当然最热闹的是街中心清脆急促“滴滴嗒嗒”的缝纫坊,吆喝声不断的面馆粉店,咔擦--咔擦--的理发馆……
最具地方特色的还是贯串各个码头的河街,河街的房子是清一色的土家吊脚楼,一半接着街,一半临着河,临河的后门搭着短梯,直通河里的小舢板,洗衣洗菜,下河捕鱼捞虾,十分便捷。
“沅酉船帮”大码头在河街尽头,这里生活着一帮快活似神仙的纤夫和挑夫,他们大多无儿无女,往来一趟,赚上几个钱,打一壶当地的烧酒,邀一帮生死兄弟,大呼小叫地喝个通宵。酒醒后,或从货船上挑上几块花布、一盏洋油灯送给平时相好的女人。
险滩行船对于这些刀口舔血的湘西汉子再平淡不过了,纤夫们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三九严寒,不管河汛水枯,他们常常行走在悬崖下的羊肠小道上,光着身子,躬身前倾,甚至全身贴着岩壁,用尽全身的力气,努力向前,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深渊,到死连个尸首都捞不着,每个险滩都留下不少为讨生活而丧命的游魂。
这是白河上最后的一个码头。秋冬水枯之际,这条河的水面宽不过数丈,其余一溜青石滩。货船到此,难以上行,进出川鄂黔的货物,皆在此落水起岸,然后由挑夫用木扁担、竹扁担挑来抬去,高高的山坡也会响起一串串断断续续的马铃声。
这是一块恬静而淳朴的处女地,但从不缺乏诗情画意的爱情。 豪爽、粗犷的阿哥和甜美、娇羞的阿妹一直是这里的主角,每年“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都是帅哥靓妹的好日子。对歌、定情、赶秋,将这青山绿水装扮得如此多情。
夜晚起风的时候,邀起你的朋友,来到河边。河街高高低低的灯光映照在水面上,一阵微风吹来,波光荡漾,就像一河潺潺流淌的音乐诗,又像舒缓流畅的圆舞曲,弥漫整个小镇。河中小岛一对对的阿哥阿妹在各自的爱床上诉说着长长的思念……
时光如逝,不觉已知天命,平时稍有空闲就翻翻桌边的《边城》,每每都有新发现,新意境,我不想将她与花垣茶峒相比,她是我心中的“翠翠”,永远那么清纯,令人神往。
我将一直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