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创优争先
莫言生死
作者:沈宏杰  发布时间:2015-09-01 10:49:13 打印 字号: | |
  离抗战胜利纪念日很近了,铺天盖地的抗日纪录片和影剧,充斥着整个银幕的血雨腥风,一直脑袋里晃动着出生入死的画面。偶然从文件夹里看到了两年前的一段文字,展现如下,以此收拾近来的心情。

  天涯博客是彻底地关上了大门,进不去了。这上面记录下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也未尚不可的,无伤大雅,无关其他,生死莫言,莫言生死。

  记得对自己说过的“未完待续”,今天就一并告个段落吧,一是有点小时间,其实时间很多,一大把一大把的,只是一向地慵懒;二是有点小愤慨,其实愤慨多多,一满腔一满腔的,只是逐渐地麻木。今天的小愤慨,其实埋葬了很久,以为已彻底死去了,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暗恋作家的陌生女人,有人专门发文弗洛伊德地分析了女人为什么暗恋,并把女人的爱情观归结到如对宗教般信奉的高度,乍一看似乎是褒扬女人,其实是在嘲笑女人痴情到宁可去死的傻,为什么要把女人对爱上升到宗教的高度,男人为何不可?为什么女人一定就能痴情地暗恋,男人为何不可?徐静蕾只是现代中国的一名有点名气的女演员加初出茅庐的导演,她的一部自导自演的、改编西方的与弗洛伊德特要好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招来了些那么多的绿头的,红头的,有头的,无头的苍蝇的叮噬,茨威格这个男人最后走不出自己的作品,也如他的作品里的那么多的主要人物一样自杀了,连他的致密好友伟大的弗洛伊德用他独创的精神分析法都没分析出一个结果来。徐静蕾只是女人,女人会生孩子,男人不能生,俗语有女人生孩子是娘奔死,儿奔生之说。所以前一段老把女人会生孩子挂在嘴边,时不时地愤慨着。不想近来,莫言获诺奖后,尽管聪明秃顶的莫言是那么的低调,甚至不惜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山东高密离孔圣人故居较远的乡下的站在低矮的破旧的老屋门前傻笑的农民样了,还是有人比我老妈从高桥市场带回来准备自酿美酒被X告知自酿不可滤尽有毒物质的酸葡萄还酸地高声:获奖有政治的因素,体现了西方的价值观。说这话的人小有成就,堆的字还有人看,我也看过,不过说这话就可以窥见他和他们的愤慨,所以我就不愤慨了。多么诱人的字眼啊,政治,价值观,还是西方的,记得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就说过了,中国人的政治天分是与生俱来的,几千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皇帝如此,贱民也如此,小干部如此,小农民也如此。每一部作品都是政治,充满了人类的情感,莫言的作品看过两三部,早几年在经常出差的火车上看了《丰乳肥臀》,没记住写的什么,但去年L荐的《檀香刑》,和获奖后,才看的《蛙》,很有印象了,还是刻骨的,如果说《檀香刑》是虽死尤生,那么《蛙》就是虽生如死,是大生,是大死。那一把用上好的精油浸泡过的檀香木剑,令我不寒而栗,寒栗过后,却是从脚底慢慢升起一股暖,渐渐强烈,每每想起,清晰如初,檀香剑钉进了山东高密的义和团义士的身体,却钻进了人心,似号角在唤醒沉睡的国人;莫言他姑姑的那把手术刀,吹毛断发,也令我彻骨的寒栗,过后,也是从脚底慢慢升起一股暖,清晰至今,那手术刀就是一道门槛,一道生死之门,都是那么地瞬间转换,眨眼就阴阳两隔,但那种人类如蛙产卵一样,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期望,是莫言心中最大的生,善良,持久的善良,在已走过了大半生的莫言那里,已经如影随形了。我也想,真的。

  荒野里,有人在奔走相告,一直有人像孔子那样在列国奔走相告他的大同的理想。少说一句,多付出一点,行不?就那么点时间,生死莫言,莫言生死。
来源:慈利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张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