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周围,有这样一群法官,他们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后,别怕,有这群正义、善良、热情的法官——人民的保护神!在我的眼前,有这样一支队伍,为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和侵害,他们大义凛然,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废寝忘食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人民的守护神!
那是去年8月5日上午,慈利县法院执行局局长办公室走进一位衣着简朴,神情紧张、胆怯的青年女学生,只见她取下背上的书包,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资料,彬彬有礼地放在了执行局长的办公桌前。局长热情接待了她,并仔细翻阅她放在办公桌上的“三书”(县法院和市中院的两份民事判决书及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立即通知全局干警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执行方案。执行局副局长发扬一贯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在会上主动请缨:“把这个案子交给我吧,这位小妹妹上大学的希望全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和积极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执结此案,我们不但要执行到位赔偿款,还要尽最大努力执行到应付赔偿款的利息和迟延滞纳金,哪怕是不吃饭,不睡觉!”会上,大家又自发地迅速掀起助学献爱心活动,50元、100元……那一片片带着痛情和关爱的心意不约而同地飞进了她的书包。“孩子,从今以后你再不是孤儿,这里就是你的家!”一位年近半百的老法官亲切地对她说。法官们的一言一行,让她立刻消除了当初紧张和胆怯的情绪,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上午10:00,执行局副局长和老法官一行3人冒酷暑,顶烈日,立即驱车赶往两百里外的边远山区——被告家。
山区的简易公路凹凸不平,蜿蜒曲折,他们在泥灰茫茫和颠簸中终于找到了被告的家。他们不顾一路劳累饥渴,立即和被告展开推心置腹的交谈。在交谈中,他们考虑到山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单纯地宣讲生硬的法律条款很可能难以接受。于是,他们用打比方、举例子和宣讲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启迪和警示被告人。从中午到下午,从下午到傍晚,先倾心交谈,后打开书本,把法律法规一条条、一款款读给被告一家人听,再又请被告仔细查看法律法规……他们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的工作精神,终于使“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被告感动得热泪盈眶,被告望着他年迈的父母:请爸妈帮帮我,从明天起,我会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这笔钱还给你们!被告的父母当场向三位法官表态:“谢谢法官同志啊,你们今天给我儿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我们马上去找亲戚们,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明天下午我们也要把这笔钱凑齐后送到你们单位!”
晚上8:00,三位法官拖着疲惫的身体,忍着饥渴,驾驶着警车,披星戴月地朝县城方向急驰而去。
当晚11:00,三位法官在办公室里都迟迟没有回家,副局长踱来踱去,坐在一旁的老法官在极度疲倦中抽着闷烟:“哎,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如果那一家人万一不守信用,今晚或明天开溜了咋办?我们的工作岂不白做了?”“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与那一家人仅用言语相处了大半天,他们真的会把执行款送来吗?我心里也有些虚呢。”伏在办公桌边稍歇的另一位法官也抬起头来,一边揉着惺忪的眼睛一边打着哈欠说道。这时,副局长突然停住脚步,有些难为情地对两位法官说:“天气酷热难受,你们比我年长,比我更疲劳,可是为了办好这个案子,我们只能主动出击,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就是那位小妹妹上大学的全部希望啊!”“我们休息几个小时,凌晨四点立即赶往被告家!”另两位老法官异口同声地对副局长说道。
深夜,三位法官继续颠簸在乡村蜿蜒的公路上,山区的清新空气和凉爽的夏风撵走了他们一夜未眠的疲乏,给他们精神上和心灵上增添了必胜的信心,他们揣着小妹妹的录取通知书,带着希望,兴奋地向被告家奔跑着……
第二天下午3:00,在执行局内勤办公室里,局长、副局长,另两位老法官,还有负责内勤工作的小王,他们正在千叮咛、万嘱咐着这位特殊的当事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要去远方读大学一样,字字句句无不透露出人间真情,真是感人至深啊!当汗流浃背的副局长将那一万八千多元执结款送到她手中并请她清点时,她傻了眼: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拿这么多钱呢,哪有胆量用书包背回家呀?内勤小王看出了她的顾虑,二话没说,遂用自己的摩托车像载亲妹妹一样顶着烈日,急奔银行,帮她将钱全部存入银联卡并确认万无一失后,小王才放心地走出银行,一看时间,下午5:30了:坏啦,读二课堂的小孩已在学校里呆一个多小时了!于是她又急急忙忙直奔学校……
第三天上午,副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字迹工整的手写材料——感谢信:“我用激动的心当笔,用感动的泪当墨,写下这封信,谢谢法官伯伯叔叔阿姨……因为小小的我,惊动了你们这么多正直善良公正的法官伯伯叔叔们,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点燃我希望的火花,你们不怕麻烦,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奔波劳累,办案速度快,效率高;你们慷慨解囊,真诚的鼓励,给予了我最真最诚的关爱和勇气,带给我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我再没有理由沮丧和胆怯,我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一切,带着你们赠予给我的翅膀,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以新的力量、新的姿态开始新的飞翔……”
这位女学生名叫谌花,今年18岁,刚刚高中毕业,在2008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
2008年6月17日是谌花一生也不能忘记的日子,她的父亲突然因车祸死亡。在与肇事者没有达成赔偿协议的情况下,她的母亲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走进县法院,将肇事者告上了被告席。当时谌花12岁,妹妹仅2岁。母亲只读过小学,在法律知识方面更是名副其实的“法盲”,当她收到县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后根本就不相信:丢了一条人命,怎么就只值三万多元呢?于是,她一气之下上诉到市中级法院。不久,她收到了中级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谌花的母亲这时候才想起去找被告讨要那剩下的还未支付的一万元赔偿费用。可是,被告早已离家,不知去向。她无法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因身体单薄瘦小,无力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庭负担,于2005年改嫁他乡。从此,谌花只得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读书所需费用除了母亲微薄的帮助外,其余全靠姑姑们接济,妹妹至今还寄养在舅舅家里。
当谌花收到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邻居们都替她高兴,为她祝福,她却伤心落泪:昂贵的费用从何而来?当她找母亲筹措学费时,母亲无奈地告诉她:现在只有父亲案子中还没得到的那一万元赔偿款了,看能不能找法院帮忙要回来?正当谌花一筹莫展时,邻村一位好心人告诉她:他发现几年前离家出走的被告近日回家来了。谌花得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清晨,她带上“三书”,带着一身的紧张、担心、害怕,第一次来到了县法院,由此引出了本文叙述的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