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优秀法官王卫阳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0-07-08 16:10:44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贺帅故里桑植,有一位朴实敦厚的土家汉子,扎根乡村15载,满腔热情办理各类案件1581起,调解结案1355起,调解率高达85.7%,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起投诉,没有一次上访,把平安、欢乐与和谐播撒在208个高高低低的山坳里,生动诠释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深刻内涵。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咱农民的贴心人”。他就是桑植县人民法院瑞塔铺法庭副庭长王卫阳。
“基层法官要善于调解矛盾。”
“王法官,我们村里的这个案子又要请你出马!”1996年3月,人潮溪乡塔坪村治调主任打来电话,把王卫阳亲切地称为“王法官”。村民杨某与龚某因宅基地发生纠纷。原告杨某1994年开始修房子,被告龚某认为原告建房的土地是他的,就多次阻止原告施工。从1994年开始,两家就为宅基地发生纠纷。1996年3月双方矛盾激化,发生打斗。王卫阳带着书记员很快赶到现场,依据《民法通则》和《农村土地承包法》,指出双方过错。他用皮尺现场重新丈量,划定房屋界址,双方当事人同意,并在协议上签字。可是双方都不动工。王卫阳当机立断,安排当事人找来挖锄、锤子等工具,亲自钉庄、拉线、搬石头。两家人先是一惊,接着纷纷动手砌墙,将界址进行浇铸。他们从未见过调解人为当事人干活。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两家房屋界址彻底划清。
在乡亲们发生纠纷的时候,王卫阳总是及时出现在矛盾的现场。乡镇法庭工作15年,王卫阳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调解。他觉得,要消除双方积怨、化解矛盾纠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调解。“农村当法官办案子,就是要多调解,多跑点路,多流点汗,多费点口舌,把法理给双方说透,让他们明白是非曲直。这样才能让群众了解法律,相信法院。简单地结一件案子容易,把双方的矛盾化解开就难了。”“基层法官要善于调解矛盾,把平安送给每一个乡亲。”王卫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7年初,王卫阳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在送达应诉材料时,他发现案件的原告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状告儿子不尽赡养义务。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到法庭要走70多里的山路。王卫阳就对同去的书记员说:“我们把开庭地点放在原告家里吧,这样既可以方便原告二老,又可以通过现场开庭,扩大法律宣传效果,增强农村爱老敬老意识。”两天后,此案在原告家中开庭。通过说服和教育,老人的儿子很快转变态度,达成调解协议,周围的群众也深受教育。
为了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王卫阳有许多时间是花在办案调解的路上,巡回办案到村组。15年来,王卫阳办理的1581起各类案件,平均调解达3次,有的案件调解还达到10次,一大批赡养、离婚、赔偿等矛盾尖锐的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做到案结事了,为当事人节省支出28.7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9.3万元,赢得山区百姓的拥护和信赖。
“调解矛盾的关键是要找到开启心灵之锁的钥匙。”
2000年,芙蓉桥乡发生一起婚恋纠纷。村里的一位姑娘和瑞塔铺镇的一位小伙子谈恋爱,订婚后两人住到一起,不久女方怀孕。经检查为宫外孕,男方认为女方顺产的可能性很小,要求悔婚,但女方坚决不同意,甚至产生与男方同归于尽的念头。男女双方家人为此争吵并打架。接到案子后,王卫阳详细了解情况后,循循善诱,耐心调解。经多次开导,女方表示不会采取过激行为,男方同意给予女方一笔补偿。这样,一起很可能导致民转刑的事件终于在王卫阳的调解下得到平息。
王卫阳认为,调解纠纷不能总是板着面孔说话,也不能动不动就搬弄法律条文,他更愿意多做换位思考。他受理的矛盾纠纷大都是经过村组调解过的“疑难杂症”,无论怎样棘手,他都坚信能解决。他说:“纠纷与矛盾首先是有‘心结’,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关键是要找到开锁的钥匙,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工作。”
2003年夏,官地坪法庭受理当地信用社起诉的37件农户拖欠贷款案件,王卫阳负责审判这批案件。这些贷款案件数额不大,但牵涉农户多。时值三伏天,王卫阳十多次到欠贷农户较集中的村组,上门给当事人宣讲法律、法规,催收贷款。农民顾少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感慨地说:“王法官办案特别有人情味,是我们的贴心人。”当时,顾少锋正在苞谷地里干农活,王卫阳顶着炎炎烈日找到他,向他说明来意。顾少锋看到王法官浑身上下都是汗水,当即充满歉意地表示尽快把贷款还上。后来,王卫阳又与他拉起家常。知道他是因家中老人生病、孩子上学等困难没及时还贷款的情况后,王卫阳主动向信用社作了说明,信用社为此免掉贷款利息。
“卫阳之所以能办案、会办案、办好案,他的秘诀就是善于摸索,善于总结。在他身上,你会感受到法官那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瑞塔铺法庭庭长覃军如实描述他眼中的副庭长王卫阳。
15年来,王卫阳一直在琢磨如何搞好矛盾调解,摸索出“锣鼓对讲”、“多方谈心”、“侧翼攻心”等调解纠纷的方法。锣鼓对讲,就是对于不太复杂的纠纷,在调查情况告一段落后,把纠纷双方召集在一起,对当事人讲政策、讲法律、讲义务、讲违约责任、讲典型案例、讲后果、讲措施,当面锣,对面鼓,把矛盾揭开,当场解决。多方谈心,就是调解纠纷时机不成熟时,既跟当事人谈,又跟当事人的父母、亲戚、朋友谈,用良心启发,用感情引导,用后果反思,用案例对比,全方位多渠道的谈话谈心,让当事人正确认识案件,得以调解纠纷。侧翼攻心,就是对于问题棘手的纠纷,以当事人的争议为焦点,从矛盾起因着手,研究解决方向,迂回出击攻其心,结合前面所做的工作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分歧,让当事人从思想上树立起配合法院和法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鼓作气解决好纠纷。
办案15年,王卫阳接待来信来访6317人次,踏遍法庭所属辖区的208个村庄,妥善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借钱还债等琐碎的民事纠纷,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55起,调解率高达85.7%,把欢乐送进村村组组,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很多点子是在实践中被逼出来的。”
1995年9月,王卫阳放弃乡政府的工作转行到法庭,开始他的法官生涯。该行15年,王卫阳一直扎根基层,先后到人潮溪、芙蓉桥、官地坪、瑞塔铺等四个乡镇的法庭工作。半路出家、改行做法官的王卫阳有空的时候常常钻研法律知识,琢磨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思路,把工作当作最快乐的事,把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很多点子是在实践中被逼出来的。”王卫阳善于总结经验,在工作中提炼一些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2006年5月,官地坪镇村民向某和李某因山林界址产生矛盾。为营造矛盾调解的社会氛围,王卫阳决定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来调处。当时正好赶上镇里开人代会,王卫阳积极向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建议,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参与此案的调解。于是,一个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村干部组成的调解组很快成立。5月13日,一场盛大的“辩论会”在官地坪镇展开。经过12个小时的摆事实、讲道理和现场指界,向家和李家自愿签订调解协议。从此,“听证式调解”作为一种制度在该镇坚持下来,全镇用这种方式解决61起疑难纠纷和重大信访问题。
2009年秋天,瑞塔铺镇某村村民陈某因该村村委会违反土地发包规定,将村委会告上法庭。原告陈某原是该村一组村民,1999年,一组将10.37亩耕地分配给原告承包,承包期30年。2001年,原告在县城买了商品房,将户口迁至县城。2004年,原告将承包地交给他人耕种。2005年,村小组未召开村民会议即收回原告的承包地,调整给他人耕种至今。原告得知被告收回其承包地后,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求被告归还承包地,均遭拒绝。为打赢这场官司,村委会托人多次与法庭沟通,请求法庭维护村委会利益。原告陈某知道此事后,认为这场官司难赢,就请来媒体监督并做好上访准备,该村村民也高度关注这个案子。为彻底打消原告及村民的顾虑,王卫阳在深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及时带领干警到该村村部现场开庭,邀请县法院的办案能手和有关专家参加旁听,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最短时间内依法作出公正判决,陈某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事后,陈某这样评价王卫阳:“王法官头上的国徽,就是正。”就这样,“专家旁听法”成了王卫阳调解纠纷的一个创新,为后来案件的调解提供了范本。
15年来,王卫阳就是这样,“调解”背后总有创新。考虑到当事人因客观事由不能到庭,就由当事人预约在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开庭,王卫阳提出“预约开庭法”。针对部分外出务工当事人因路程、开支等因素不能回到村里立案的实际情况,王卫阳就通过QQ、电话等方式与当事人联系,推出“网上立案法”。15年来,王卫阳还总结出案例展示法、迅速调查法、追根寻源法、集合调解法、现场指认法等行之有效的民事诉讼调解策略和技巧,在民事调解中如鱼得水,许多难缠的案件在他的调解下迎刃而解,和谐司法走进千家万户。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乡镇法庭工作15年,王卫阳深入桑植的山山寨寨,进百家门,认百家人,解百家忧,情系百家,用调解守护天平,赢得老区人民深切爱戴和崇高敬意!